建築署長者友善設計進程
香港與全球許多城市一樣,正面臨著人口老化的重大挑戰。人口結構的變化,加速了社會對共融和長者友善建築設計的需求。建築署很早便意識到這需求,並致力透過其富有遠見的作業指引和設計項目,創造更共融的建築環境。
建築署於2000年年初制定了《暢道通行良好作業指引》和《暢道通行戶外環境建設》,推動社區共融設計,促進大眾包括長者的無障礙通道。在此基礎上,建築署進一步拓展其工作,進行了一項專門研究,並推出了《長者友善設計指引》,為專業人士提供了全面的建議以支持長者健康及積極的生活。
建築署的設計理念不只限於書面指引,「安、扶、知、樂」的四大原則已無縫地融入不同的建築工程項目,並在近期多個項目中得到體現:
1. 屯門湖康長者健康中心: 室內採用自然光並結合戶外花園景觀,營造愉悅宜人的氛圍。利用不同色彩配上傳統中式繪畫為背景,來區分不同功能的空間;寬敞的通道空間設有充足座椅和扶手,創造舒適的環境,舒緩長者在接受治療時的焦慮。
2. 啟德車站廣場 :作為活力社區中的一片城市綠洲,這裡擁有豐富的綠化景觀區域和大型水體,設有專為長者而建的休閒空間,包括健身站、草地滾球場和太極園;連接這些空間的有蓋行人道,以及廣闊的休憩區和綠化帶,提升了整體的舒適度和便利性。
3. 中西區海濱長廊寵物公園洗手間翻新工程:建築物獨特鮮明的色彩不僅塑造了其標誌性的外觀,也為長者提供方向定位。自然採光、通風設計和室內綠化提升了社區的健康水平,洗手間並配備了加寬的走廊、隔間內的扶手,以及三合一水龍頭等長者友善設施。
4. 將軍澳入境事務處總部:新總部採用現代化設計並配置大量綠化空間。入口大堂設於「玻璃盒中庭」下方,利用自然光營造歡迎的氛圍。場內設清晰指示牌和防滑地面,接待處設手杖固定位,公共等候區設扶手座椅,提升長者訪客的無障礙通行、安全和舒適度。
5. 古洞北福利服務綜合大樓 :設有安老院舍,提供安全、方便且舒適的住宿環境,其設計不僅迎合現時的需求,例如每樓層採用不同的主題色彩及圖案,設有人臉識別的閉路電視系統以防長者走失、雙層高度的扶手、感應門及升降機內的座椅等﹔同時融入智能設施,為未來智慧安老院舍環境奠定基礎。
6. 東九文化中心:作為藝術與科技融合的場地,中心的設計通透,且緊密連接主要交通樞紐,並配備完善的長者設施,包括方便通行的坡道、方便進出的自動門,以及滿足不同需求的雙層高低服務台。花園中的長椅和棋盤桌,為長者提供社交互動和舒適的環境。
7. 葵涌醫院重建工程(第二期) :新醫院透過寬敞的綠化露台、家居風格的病房設計和配備感官刺激設施的景觀花園,提升患者的舒適度,從而促進康復。其他長者友善設計元素包括防眩光材料、過渡性的照明,以及在健行樓梯內配以較寬闊和較矮的梯級設計。
建築署長者友善設計的進程,展現了我們如何透過建築設計提升長者生活質素,並彰顯了我們在共融城市規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。建築署將繼續致力建設支持健康、有活力和樂齡的公共空間。
參與競逐的大獎
